项目内容
11月8日,科学群星闪耀的第六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在上海临港顶科论坛永久会址顺利闭幕。盛会虽毕,余音绕梁,一份惊艳的“成绩单”新鲜出炉——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位全球科学家,举行80余场顶级水准学术会议和活动,吸引近10000人次现场观众,全球传播量达10亿次。
顶科论坛甚至正在逐渐形成自己的“传统”,形成了一种“科学文化”。正如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詹姆斯·罗斯曼(James ROTHMAN)评论,“我们的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正在延续科学家的传承和谱系”。
在第六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开幕致辞中,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表示:“在推动青年科技人才成长上同心协力,给予青年人才更多信任、更好支持、更大舞台,激励青年敢闯敢试、敢为人先,让更多年轻人挑大梁、当主角。”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表示:“助力青年,共绘未来科学愿景蓝图,为青年科学家提供表达展示的机会,搭建代际交流的平台”。
兰迪·谢克曼教授总是很关心青年科学家的成长。在青年科学家大会的“五张PPT演讲”环节,他连珠炮般向台上嘉宾提了三个问题,“你如何获得这个职位”“你是否觉得独立工作受到了很好的支持”“年轻人有什么机会进入你的实验室”,鲜明地划出科学代际传承的永续曲线。
这些问题也正呼应了他所设计的会议下半场两组4个分议题。青年科学家们经过小组圆桌讨论,分别给出了自己的思考,仿佛一场迷你版的莫比乌斯论坛。
曼彻斯特大学物理与天文学系教授、皇家学会大学研究员拉达·博亚(Radha BOYA)在小组讨论之后的总结演讲中着重探讨了“独立”。她提出:独立更像是科学家的自我认同,因为追求创新和创造力的目标、共同努力解决问题才是最重要的。她同时也就观众提问回应补充,有时青年科学家身上可能被反复灌输导师的风格或个性,这时独立也是一种责任,去做好自己的研究。
在科学领域,除了直接的师承外,另有一种传承体现在间接的学术脉络上。
爱丁堡大学再生与修复研究所MRC生殖健康中心副教授杰奎琳·迈宾(Jacqueline MAYBIN)为青年科学家海报展制作了一份别出心裁的海报:3张叠放在一起的子宫卡通图片,可以立体翻页。她用小鼠实验验证了女性月经过量源于子宫内壁缺氧,其中的关键是一种叫做“缺氧诱导因子-1(HIF-1)”的蛋白质。而她的这项研究成果基于的正是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表彰的成果“细胞如何感知和适应氧气的可用性”,后者被誉为开启了治疗癌症、慢性肾衰竭及贫血等慢性疾病的新纪元。
11月7日,第六届世界顶尖科学家生命科学大会举行。包括诺奖得主、拉斯克奖得主、科学突破奖得主等在内的数十位世界顶尖科学奖项得主、中国两院院士、资深科学家,以及世界顶尖医院院长代表、医学政策及医院管理专家,就未来医学的转化研究、新药研发、重大疾病诊疗等领域的变革与发展开展深入探讨,共同勾画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建设蓝图。
罗杰·科恩伯格教授的分享则让为人类早日攻克衰老等疾病带来新希望。他从现代医学的起源谈起,列举了近一个世纪以来的一些重大医学发现,比如像X射线、抗生素、细菌、基因工程等,希望人们从中得到启发,学会如何去解决一些现在特别突出的问题,能够让医疗科学在未来有所建树。
他希望能够通过加强基础科学的研究、药物开发等方式,帮助人们终结相关的疾病,如找到致病的病原体是什么,还有一些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致病的原因,希望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人类衰老问题。
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西澳生命科学大使、西澳大学马歇尔感染性疾病中心主任、医学与微生物学临床教授巴里·马歇尔(Barry Marshall)担任主旨圆桌主持,他表示当前实际解决方案一直存在不足,在健康以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当中,需要建立一个国际社区来探索,以提升准确度和效率,降低医疗成本,确保医疗领域当中所有人资源的可及性。
两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卡尔·巴里·夏普莱斯教授,60多年来一直从事“不对称催化反应”和“点击化学”研究,他认为,合成化学要以分子功能为导向,通过小单元的简便拼接,快速可靠地完成各种各样分子的化学合成,他用“睡美人和王子”这个童话故事来形容新药的研发过程,相信点击化学将为新药研究带来新的突破。
把一根纸条扭转180°后再把两头粘起来,这样做成的宛如数学符号“∞”的纸带被称为“莫比乌斯环”,它也是世界顶尖科学家莫比乌斯论坛的名字的来源。11月8日上午,第六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以莫比乌斯论坛压轴。
58位世界顶尖和资深科学家围坐在一个巨型圆桌前,围绕“重塑科学教育”和“科学引领未来变革”两组议题,展开个人发言和自由讨论。智慧的交锋和闪光,像莫比乌斯环一样朝着远方无限延伸,不会止歇。
科学家们今天面对的是大众科学的危机:爆炸的网络信息,过度挤占了人们的时间和头脑;虚假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广度远胜科学知识;加上算法精心营造的推荐机制和“信息茧房”,普通人对科学家的不信任感加深……
但正如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副主席、斯坦福大学结构生物学教授迈克尔·莱维特(Michael LEVITT)现场表达的观点,当我们谈论科学教育转型时,被视作“问题”的社交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却又是“答案”本身。
2013年埃尼新前沿烃类(上游)奖得主、皇后大学化学系教授菲力普·G·杰索普(Philip G. JESSOP)分享了自己在TikTok上作为“科普网红”的经历。他曾经花了一年半时间测评新能源车的哪一种技术更环保,那些三分钟的短视频获得了大量点击播放。
本场论坛联合主席之一、2016年拉斯克奖医学特别成就奖得主,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名誉教授、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系科学教育讲席教授布鲁斯·阿尔伯茨(Bruce M. ALBERTS)随即提问:“在座多少人在社交媒体上有科普账号?”立刻有十余位科学“大牛”举起了手,85岁的他连连自嘲已经“out(过时)”了。
2012年埃尼埃尼新前沿烃类(上游)奖得主、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获得者米兰理工大学名誉教授法比奥·洛卡(Fabio ROCCA)指出,科学家总被问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超越了科学家的专业领域和自身了解。在回答这些问题时,科学家给出的意见其实和普通人差不多。“我们信任科学,是因为信任这个领域的科学家。”
六年来,顶科论坛已经邀请了近200位顶尖科学家成为会员,成长为连接世界顶尖科学家的重要纽带和促进国际科学界高端对话的重要平台。
六年来,顶科论坛还积累了另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六届论坛参会科学家累计1500余人次,包括诺奖得主250余人次、中国两院院士150余人次、中外杰出青年科学家730余人次。共举办近600场会议及活动,发布近10份科学报告,全球传播量超过60亿。
滴水湖外,太平洋就在咫尺之间。
“科技,为了人类共同命运”是顶科论坛的宗旨,顶科论坛拥有太平洋开放交流的心怀。
古代中国、古代印度、古代阿拉伯、古代欧洲的科学交融,为现代科学构筑了产房。时至今日,国际科学交流合作更没有停滞不前的理由。
第六届顶科论坛在规模和影响力上均创下了历届之最,300余位全球科学家用参会的方式向世界发出了同一个声音——
心怀激荡者,必有人共鸣。
顶科论坛甚至正在逐渐形成自己的“传统”,形成了一种“科学文化”。正如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詹姆斯·罗斯曼(James ROTHMAN)评论,“我们的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正在延续科学家的传承和谱系”。
在第六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开幕致辞中,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表示:“在推动青年科技人才成长上同心协力,给予青年人才更多信任、更好支持、更大舞台,激励青年敢闯敢试、敢为人先,让更多年轻人挑大梁、当主角。”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表示:“助力青年,共绘未来科学愿景蓝图,为青年科学家提供表达展示的机会,搭建代际交流的平台”。
兰迪·谢克曼教授总是很关心青年科学家的成长。在青年科学家大会的“五张PPT演讲”环节,他连珠炮般向台上嘉宾提了三个问题,“你如何获得这个职位”“你是否觉得独立工作受到了很好的支持”“年轻人有什么机会进入你的实验室”,鲜明地划出科学代际传承的永续曲线。
在科学领域,除了直接的师承外,另有一种传承体现在间接的学术脉络上。
11月7日,第六届世界顶尖科学家生命科学大会举行。包括诺奖得主、拉斯克奖得主、科学突破奖得主等在内的数十位世界顶尖科学奖项得主、中国两院院士、资深科学家,以及世界顶尖医院院长代表、医学政策及医院管理专家,就未来医学的转化研究、新药研发、重大疾病诊疗等领域的变革与发展开展深入探讨,共同勾画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建设蓝图。
罗杰·科恩伯格教授的分享则让为人类早日攻克衰老等疾病带来新希望。他从现代医学的起源谈起,列举了近一个世纪以来的一些重大医学发现,比如像X射线、抗生素、细菌、基因工程等,希望人们从中得到启发,学会如何去解决一些现在特别突出的问题,能够让医疗科学在未来有所建树。
他希望能够通过加强基础科学的研究、药物开发等方式,帮助人们终结相关的疾病,如找到致病的病原体是什么,还有一些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致病的原因,希望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人类衰老问题。
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西澳生命科学大使、西澳大学马歇尔感染性疾病中心主任、医学与微生物学临床教授巴里·马歇尔(Barry Marshall)担任主旨圆桌主持,他表示当前实际解决方案一直存在不足,在健康以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当中,需要建立一个国际社区来探索,以提升准确度和效率,降低医疗成本,确保医疗领域当中所有人资源的可及性。
两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卡尔·巴里·夏普莱斯教授,60多年来一直从事“不对称催化反应”和“点击化学”研究,他认为,合成化学要以分子功能为导向,通过小单元的简便拼接,快速可靠地完成各种各样分子的化学合成,他用“睡美人和王子”这个童话故事来形容新药的研发过程,相信点击化学将为新药研究带来新的突破。
把一根纸条扭转180°后再把两头粘起来,这样做成的宛如数学符号“∞”的纸带被称为“莫比乌斯环”,它也是世界顶尖科学家莫比乌斯论坛的名字的来源。11月8日上午,第六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以莫比乌斯论坛压轴。
58位世界顶尖和资深科学家围坐在一个巨型圆桌前,围绕“重塑科学教育”和“科学引领未来变革”两组议题,展开个人发言和自由讨论。智慧的交锋和闪光,像莫比乌斯环一样朝着远方无限延伸,不会止歇。
科学家们今天面对的是大众科学的危机:爆炸的网络信息,过度挤占了人们的时间和头脑;虚假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广度远胜科学知识;加上算法精心营造的推荐机制和“信息茧房”,普通人对科学家的不信任感加深……
但正如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副主席、斯坦福大学结构生物学教授迈克尔·莱维特(Michael LEVITT)现场表达的观点,当我们谈论科学教育转型时,被视作“问题”的社交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却又是“答案”本身。
本场论坛联合主席之一、2016年拉斯克奖医学特别成就奖得主,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名誉教授、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系科学教育讲席教授布鲁斯·阿尔伯茨(Bruce M. ALBERTS)随即提问:“在座多少人在社交媒体上有科普账号?”立刻有十余位科学“大牛”举起了手,85岁的他连连自嘲已经“out(过时)”了。
2012年埃尼埃尼新前沿烃类(上游)奖得主、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获得者米兰理工大学名誉教授法比奥·洛卡(Fabio ROCCA)指出,科学家总被问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超越了科学家的专业领域和自身了解。在回答这些问题时,科学家给出的意见其实和普通人差不多。“我们信任科学,是因为信任这个领域的科学家。”
六年来,顶科论坛已经邀请了近200位顶尖科学家成为会员,成长为连接世界顶尖科学家的重要纽带和促进国际科学界高端对话的重要平台。
六年来,顶科论坛还积累了另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六届论坛参会科学家累计1500余人次,包括诺奖得主250余人次、中国两院院士150余人次、中外杰出青年科学家730余人次。共举办近600场会议及活动,发布近10份科学报告,全球传播量超过60亿。
滴水湖外,太平洋就在咫尺之间。
“科技,为了人类共同命运”是顶科论坛的宗旨,顶科论坛拥有太平洋开放交流的心怀。
第六届顶科论坛在规模和影响力上均创下了历届之最,300余位全球科学家用参会的方式向世界发出了同一个声音——
心怀激荡者,必有人共鸣。